近日,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花街镇第二届桃花文化旅游休闲节上,来自市大司巷小学教育集团八字墙校区(八字墙学校)的学生吹奏口风琴,敲击海浪鼓、双响筒,为观众带来《八只小鹅》音乐演奏。
这些孩子是首次登台演出,带队的音乐老师王爽显得比他们还紧张。她深吸一口气,挥动指挥棒,第一个音符稳稳落下,接着是第二个、第三个……当演奏圆满落幕,台下掌声阵阵,孩子们昂首挺胸,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,王爽看在眼里,心中涌起无限骄傲。
赴一场迟到多年的钢琴之约
(资料图)
八字墙学校有一架老钢琴,背后用红色油彩写着“八字墙初级中学2004.12”的字样。平日里,孩子们最喜欢围在钢琴边,听音乐老师王爽弹奏新曲子。每当王爽在钢琴前坐下,琴声都会将她带回17年前的一个上午。
2004年,从教不久的王爽到八字墙学校参加“送教下乡”活动。考虑到山区学校的情况,她自费购买了一台电子琴用于上课。没想到下乡当天,八字墙学校校长胡前进给了她一个惊喜。“王老师,今天的课不用发愁了!”胡前进拉开绒布,兴高采烈地向王爽展示了一架崭新的钢琴,王爽却一下子懵了。
王爽说,她原本准备用电子琴自带的录音功能,教孩子们双声部轮唱《两只老虎》。换成钢琴要重新备课,时间已经不够了。“事后回想起来,校长心里一定很遗憾。”王爽感慨,“当时太年轻,只考虑了自己。”
时间转到2021年,一个跨校交流的机会摆在了王爽面前。王爽自告奋勇,志愿申请到八字墙学校交流,成为学校唯一的专职音乐老师。当她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,美妙的音乐从她的指尖流出,孩子们瞪大了眼睛;当她在孩子们面前开口歌唱,全场鸦雀无声。一曲结束,他们拥了上来,小心翼翼地用小手触摸琴键。
有人忍不住发出感慨:“真好听,第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!”
孩子们对音乐的那种纯粹的好奇,是王爽在过去教学生涯中从未见过的。她告诉笔者,她很喜欢一部叫《放牛班的春天》的音乐电影,讲述了音乐家马修来到“池塘底”学校当助教,用爱和旋律将一群淘气的孩子团结在一起,完成了双向救赎。现实远比她想的更困难:许多孩子连“Do-Re-Mi”都念不全,一首歌唱不完整……一切都要从头开始。
尽管山区学校艺术教育薄弱,但校长和家长都给予了王爽最大限度的支持。随着八字墙学校开始推广口风琴教学,校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仿佛电影《音乐之声》的名场景,王爽带着孩子们在草地上演奏、欢唱,此起彼伏的琴声飞向田野、飞向蓝天。
大山里编织爱与梦的“交响曲”
怎么会想到去山区交流?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两年前的王爽,她会很诚实地回答:我家住金华,这里回家更近。但如果是现在的王爽,她只会微微笑着,将答案留在音乐声中。“希望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帮助孩子们。”——在这里,她找到了身为教育者的梦想。
去年年底,永康市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艺术课堂器乐比赛。比赛分为城区组、城郊组、农村组、山区组。由于山区组只有八字墙学校一所学校报名,他们被并入C组,与十几所农村小学展开激烈的竞争。
彼时,孩子们接触口风琴不到一年。面对水平和练习时长远胜他们的对手,王爽等人不敢马虎。她量身改编了《八只小鹅》乐曲,组织学生每天课后抽出一小时苦练。参赛班级28个人,一个也不落下。
那段时间,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口风琴演奏声,到处都能看到孩子们练习乐器的身影。在学校待了20多年的职工陈振祥感慨道:“有音乐声,有读书声,有欢笑声,这样才更像一座学校嘛!”
由于疫情影响,比赛最终采用线上形式进行。八字墙学校选送的作品《八只小鹅》获得了小组第三的好成绩。好消息传来时,学生们拥抱在一起,教室里成为欢乐的海洋。
时至今日回想起参演“桃花节”的情景,学生顾曦瑞仍显得意犹未尽。“坐在台下看着一个个人,心里特别紧张,上台后才发现并不可怕,‘我只是没有尝试过而已’。”他说,感谢口风琴带给他一次全新的体验。
“现在我只要听到音乐,就会想起掌声,想起在台上表演的感觉。”学生廖春豪说。
音乐教育,宛若春风化雨。这座山区学校里七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,不少学生存在性格孤僻、缺乏自信等情况。对学生的点滴成长,王爽如数家珍,谁一开始不敢上台表演,谁以前一说话就脸红……“通过演奏,孩子们获得了来自外界的肯定;参加团体音乐表演,让孩子们充分发挥特长,增强信心。我觉得,这就是我们开展音乐课的意义。”
2018年春节,梁俊带着大山里的孩子登上央视“经典咏流传”,一曲《苔》感动了半个中国,也深深打动了电视机前的王爽。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,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在每届学生的最后一堂音乐课上,王爽都会带着孩子们吹奏《苔》,既是送别,也是美好的祝福。
“我有一个梦想,等到时机成熟,和孩子们成立‘放牛班的春天’合唱团,将我们的音乐之声带到更大的舞台。”王爽满怀希冀,她相信这样的未来,不会太远了。
(据浙江工人日报消息 高婷婷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