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红紫妆林绿满池,游丝飞絮两依依”,春雨绵绵,草木蔓发。在布谷鸟的催耕声中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——谷雨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古籍《群芳谱》中说:“谷雨,谷得雨而生也。”古谚有云: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。”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谷雨时节,寒潮天气基本结束,气候渐暖,降雨增多,万物展现蓬勃生长的姿态——
杭嘉湖平原,桑树郁郁葱葱。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紫金桥村,蚕农韩琴伟在她的10亩桑园里查看桑树生长态势,她已将蚕室蚕具清洗消毒,就等着过几天蚕种下来采摘桑叶开始养蚕了。“谷雨三候中的‘戴胜降于桑’就意味着养蚕的开始,此时桑叶进入快速生产期,仍在胚胎发育中的蚕宝宝也即将经催青孵化成蚁蚕。”湖州市吴兴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陆鸿英说。
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紫金桥村,蚕农韩琴伟在桑园里查看桑树生长态势。新华社记者张晓洁 摄
南方已渐暖,北国正迎春。东北边陲,候鸟北归、江河“开江”。谷雨节气的到来,拉开黑龙江气象意义上入春的序幕。“如果把春天比作一曲交响乐,谷雨节气就是春之序曲黑龙江篇的前奏。”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黄英伟说,根据历史数据统计,黑龙江省各地市常年入春时间基本在谷雨节气期间,其中最早的是哈尔滨,常年平均在4月25日正式迈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。
4月8日拍摄的阳明滩大桥和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谢剑飞 摄
“鸣鸠拂其羽,四海皆阳春。”谷雨时节农事忙,人们在茶园中创造美好前景,在田野里播种丰收希望——
眼下,正是采摘谷雨茶的好时候。在河南省商城县苏仙石乡邓楼村高山茶园,茶农们腰挎茶篓,穿梭其间。为了第一时间采摘优质茶青,连日来,不少茶农全家整日“泡”在茶山上采茶。邓楼村党支部书记易先海介绍,邓楼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,是“商城高山茶”的核心产区之一。如今几乎户户有茶园,人人都是制茶能手,全村共发展高山茶园8500亩,实现茶叶年产值6000余万元。
商城县苏仙石乡邓楼村高山茶园里,茶农在采摘春茶。(商城县新闻中心供图)
目光移向东北,“大粮仓”黑龙江正由南至北拉开春播的大幕。农机轰鸣、往来穿梭,田间地头一派繁忙。位于绥化市北林区的润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,最近每天有大约30台旋耕机在地里忙碌。“现在要抓紧时间整地,再过几天就播种了。”合作社生产部经理娄亮说。绥化市地处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区,是黑龙江省玉米的重要产区。润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的耕种面积达1500公顷,包括1000公顷玉米和500公顷大豆。
谷雨也有丰富的民俗活动,有些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人们在赓续传统中感受历史文化、期盼美好未来——
20日上午,绍兴大禹陵祭祀广场。9秒肃立雅静后,9声长号响彻天空,2023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此举行。近年来,每年谷雨,这里都会举行大禹祭典。典礼包括恭读祭文、颂唱大禹纪念歌、献祭舞等13项议程。大禹研究院院长张军介绍,守禹陵、奉禹祀的传统已有几千年,1995年起将大禹祭典日期定为谷雨,有在“雨生百谷”之日祈求五谷丰登、风调雨顺之意。“大禹艰苦奋斗、求实创新、民族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代代弘扬。”张军说。
2023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现场。新华社记者张晓洁 摄
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牡丹花被称为“谷雨花”。谷雨赏牡丹的传统已绵延上千年。在河南省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,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在举办,10大色系1200多个品种30万多株牡丹争奇斗艳,蔚为壮观。为使游客更好体验牡丹文化与隋唐历史,园区制作了大型沉浸式实景音乐史诗剧,将洛阳牡丹与唐风甲胄、宫廷乐舞等文化元素巧妙融合,不少游客观看后表示十分震撼。
游客在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赏花游玩。新华社记者戴翘楚 摄
春将去,夏将至。春意盎然,且惜春光。
统筹:刘心惠
记者:张晓洁、金地、唐健辉
海报制作:朱舜
编辑:李民、李欢
新华社国内部出品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