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他山之石】
作者:余 宁 刘郅楠(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社协同育人中心特约研究员、北京林业大学团委科技创新教育部副部长)
有人之所以会觉得物理枯燥,除了学科本身的严谨特质之外,更多的是因为第一次接触物理时一般在小学、初中,未知的领域还有很多。但当你听到这样一种说法——“把生物切片,每一个过程都是化学,把化学切片,每一个过程都是物理”,你是否又会觉得,知识有趣了起来?这就是难能可贵的想象力。如果追问得够深入,所有关于“为什么”的问题都会以“不知道”而告终,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科学认识还不够全面。而这,也是科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。
(资料图片)
这些年,随着大众传播力量的壮大,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。不仅科普基础设施迅速发展,各类科普活动也蓬勃开展,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方式日益丰富。随着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,专业科普力量不断加强,青少年热爱科学、崇尚科学的氛围愈发浓厚。据统计,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.56%,比2015年提高了4.36个百分点,比2005年提高了8.96个百分点。
众所周知,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,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。但在科学思维养成、科学方法传递上,我们的科普工作仍有进步空间。以蓬勃发展的短视频科普为例,数量迅速增长的泛知识类科普作品,一方面让科学知识能够触达更多人,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也出现了重“知识补课”轻“价值引领”的问题。科普短视频总体上还是以传递科学知识点为主,就知识谈知识的仍然占大多数,而对于科学方法、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进行介绍的则明显偏少,难以有效帮助青少年树立起系统的科学观念。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要求,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2025年要超过15%,2035年要达到25%。实现这一目标,离不开大科普理念的树立,即综合科技教育、科学传播、科学普及、科学实践等活动,强化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,形成地域、领域、主体的全覆盖。
在这一方面,一些国家已经作出探索。他们重视对青少年科学精神及科学思维的培养,适时调整科普理念、政策规划,为培养未来科学家夯实基础。如美国科普工作的理念就经历了从19世纪“重视科技知识的实用性”到20世纪“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”,再到21世纪“注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人本性”的转变,在政策上从提倡对实用知识的掌握转向注重公民科学精神的培养。日本的科普理念也经历了类似转变,从20世纪中叶强调“面向公众的科学知识普及”,到20世纪后期强调“促进科学技术的理解”,提出要唤起青少年和民众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,再到21世纪调整为“使科学技术成为社会文化”。
虽然不同国家科学传播政策的侧重点不同,但总体来看,发达国家科普政策的制定更突出针对性,包括储备科技人才、培育科学文化等,并注重科普与学校教育的结合。如英国将科学列为核心课程,让学生掌握更多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,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。以色列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了内容丰富的科技课程,传授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、思维模式和问题解决策略,全方位满足学生的探索兴趣,以帮助学生掌握未来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知识、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。
他山之石不妨借鉴。从科普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到“润物细无声”养成科学思维,我们也可在观念、内容、方式上持续发力。
一是从理解科学到参与科学。当前,技术飞速更迭、信息海量泛在、万物万众皆媒,科学普及的内涵和外延也相应发生深刻变化,正从理解科学的单向传播模式向参与科学的双向互动模式转变,青少年科普模式也正从传统的知识导向转变为科学思维导向。因此,亟待从科普观念上进行调整,即不仅要重视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,同时还要更多传递知识本身产生的过程,更加注重青少年科学思维养成、科学精神培育以及创新能力培养。
二是用研究科学的精神去做科普。由于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的限制,科学思维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建立在较为丰富的科学知识积累和科学实践经验基础之上。因此,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各阶段发展特点,鼓励引导各类传播主体在科普内容供给和科普方式上,强化科普思维养成意识,注重思维培养、方法训练等方面的优化设计,用研究科学的精神去做科普。
三是创造性的科学锻炼不可或缺。从科普实践的角度来说,科学普及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,更要弘扬科学精神,传播科学方法,激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。本·奥尔林曾在《欢乐数学》前言中写道:“如果你觉得数学不可能这么神奇,那也许是因为你在一个叫‘学校’的地方学过数学了。”虽然指代的是数学,但对于我们思考科学,探究科普受众好奇心与想象力的问题有所启发。
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,是科普的重点人群。我们期待广大青少年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积累养成中,释放创新潜能,激发创新活力,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6月13日 07版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