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6年,由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牵头,在30余名台胞的资助下,陈范小学开工重建,这也是鄂州建市以来的第一所希望小学。
(资料图)
一所希望小学,点亮精神之火。之后的岁月里,陈范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用一个个漂亮的分数,用一张张大学录取通知书,回馈台胞的大义。据不完全统计,陈范村先后有40多名学生步入了高等学府的殿堂。
陈范希望小学原校长陈家新。(金康 摄)
流离失所:租用6户村民房屋办学
陈家新,1957年出生,原鄂州华容区葛店镇陈范村3组人(现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陈范村3组人)。1975年,他从葛店高中毕业后,在大队负责宣传工作。
1978年,陈家新担任陈范小学(初中部)数学老师。1980年,陈范小学初中部从学校剥离,陈家新担任陈范小学的教导主任。1985年,他开始担任陈范小学校长。
陈范村是一个人口小村,户籍人口只有1000多人。那时候,村里没有村办企业,经济基础薄弱,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。 陈范小学则是这个贫困村里的村办小学。
陈家新介绍,由于村集体收入入不敷出,学校校舍长期得不到维修,教室与教室之间甚至出现直径半米的窟窿。教室和运动场得不到硬化,风一起,尘沙漫天,办学条件极为艰苦。
“外面下大雨,里面下小雨。”陈家新说,操场是泥巴路面,下雨天,到处都是泥巴,学生求学之路苦不堪言。
1988年,学生校舍被鉴定为危房。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,陈家新决定化整为零,租用6户村民房屋教学。这种窘境持续了两年之久。
回首这段办学经历,陈家新感慨不已。1990年,部分村民捐资,对校舍进行了简单修缮,学生们又陆续搬回教室上课。
血浓于水:台湾同胞伸出援助之手
1995年,湖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。由于校舍被鉴定为危房,且存在建筑面积、生均用地面积不达标等诸多问题,陈范小学被责令整改。
鉴于此,学校加大向葛店镇反映的频次。就在这一年,锲而不舍的陈范小学终于收到教育部门的喜讯,由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牵头,组织欧阳一、孙国河等30名台胞对陈范小学进行捐款,重建陈范小学。
陈家新说,第一批捐赠共计6000美金,1996年,陈范小学开工建设,一栋两层小洋楼矗立起来了,学校由八间教室、一间办公室组成。两层楼毛坯建成后,6000美金用罄。
为此,教育部门又组织了一次捐赠。这次捐赠行动,共接收4万元善款,所得善款用于校舍的装修、设备更新和学校部分路面硬化。
1996年,学校落成。典礼上,200多名在校生、村民代表、企业代表、还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,共计上千人参加了学校的落成典礼。陈家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,至今让不少人记忆犹新。
更令人感动的是,台胞欧阳一专程从台湾省台北市赶到陈范小学,参加学校的落成典礼。“他带着相机拍摄了大量典礼照片,并跟学生和村民们合影。”陈家新介绍,在台胞欧阳一的感召下,不少村民现场自发组织捐款,30元、50元、100元不等,累计募集善款近6000元。之后,在外地务工、做生意的陈范村民也相继捐赠约4000元。
裁撤后的陈范希望小学成为陈范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。(金康 摄)
星火成炬:40多名学子考入名校
作为鄂州市第一所希望小学,学校落成后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。
为颂扬台胞对陈范小学作出的贡献,陈范小学将校名改为“陈范希望小学”,学校还请来石匠雕刻了一块青石碑,将欧阳一等人的捐款善行公之于众,受人敬仰。
此外,陈范希望小学副校长陈家焱通过查翻字典,多次用繁体字写信,向台湾省台北市民欧阳一表达谢意。
“陈范希望小学的落成,是我一生之中的一件大事。”陈家新动情地说,1997年,焕然一新的陈范希望小学,正式通过湖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验收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据不完全统计,多年来,从陈范村走出了大批人才,40多名优秀学子先后考入美国密歇根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南京航天航空大学、西南交通大学等名校,其中5名学子成为名校博士。
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化的改变,2005年,鄂州市进行教育资源整合,陈范小学被正式裁撤。原有陈范希望小学的校址成为陈范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,至今仍在发挥作用,服务周边村民。
“尽管陈范希望小学最终被裁撤,但台湾同胞对陈范村的恩情,村民们始终没有忘记。陈范村大批优秀学子考入名校,这就是对台胞善意的最好报答。”陈家新郑重道。
策划:邹霞、熊爱玲、胡晓炎
统筹:吕鉴蕾、陈稳定、陈灿
记者:王焱尧、阮琼、陶辉
摄影:金康、曾达飞
致谢:鄂州市委老干部局、鄂州市档案馆
标签: